通过遗传参数估算、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无芒雀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各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介于7.75%~19.15%之间;茎节数、基部茎长、花序长、小穗数、旗叶宽、旗叶叶鞘长、倒二叶长、倒二叶宽和倒二叶叶鞘长遗传力达65%以上,遗传进度达1YH25448浓度5%以上,遗传稳定性较高,在育种选择中应用效果较好;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茎节数、基部茎长、穗下茎长、倒二叶长和倒二叶叶鞘长对干草产量具有较高的直接效应,小穗数、旗叶宽、倒二叶长、花序长和倒二叶宽对种子产量具有较高的直接效应;主成分分析筛选出Q2、Q4、Q6和Q8共4份高产种质材料,4份材料不要的平均干草产量达13.06t/hm~2,种子产量达1.62t/hm~2。综合分析表明,茎节数、基部茎长、花序长、小穗数、旗叶宽、倒二叶长、倒二叶宽和倒二叶叶鞘长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与无芒雀麦产量形成关系密切,可作为筛选高产无芒雀麦种质材料的鉴定性状;材料Q2、Q4、Q6和Q8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Selleckchem NVP-AUY922培育优良品种的亲本材料。
为在提升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减小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针对公交单线路单向客流差异较大以及双向客流不均衡的现象,建立以乘客时间总成本、公交车运行总成本与尾气排放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跳站与区间车组合调度模型。考虑公交停靠方案与发车频率在优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差异,提出一种概率随迭代次数变化的动态概率遗传算法,对最佳停靠方案与发车频率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