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诊断工具建立的肺腺癌亚型研究进展

肺腺癌已经成为肺癌最常见的类型,根据2015版WHO肺癌组织学分类,浸润性肺腺癌亚型分为附壁样、腺泡样、乳头状、实体型及微乳头状为主型5种亚型。相关研究表明,对于附购买抑制剂壁样为主型早期肺腺癌,局限性肺叶切除或者亚肺叶切除已经足够,而肿瘤里包含有微乳头状和实体型这已经两种亚型成分(≥5%)均应推荐接受常规根治性肺叶切除。目前,术中快速诊断的冰冻病理检查对微乳头状和实体型成分的百分比诊断一致率为65.7%,正确诊断肺腺癌亚型具有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必要开发新的方法和技术。本文基于建立术中快速诊断肺腺癌亚型SB273005购买的工具,对肺腺癌亚型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

PD-L1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背景以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其在真实世界中应用的点击此处数据相对匮乏。目的 分析SCLC患者接受PD-L1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疗效相关影什么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8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经PD-L1抑制剂治疗的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过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1 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或度伐利尤单抗(1 5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的规范治疗。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同因素与预后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共有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7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61.0岁。局限期(limited stage,LS)31例,广泛期(extensive stage,ES)69例。100例患者中,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69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24例,疾病进展(prmTOR抑制剂ogressive disease, PD)6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5.2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ECOG PS 0分(95%CI:0.011~0.219,P<0.001)、局限期(95%CI:0.223~0.976,P=0.043)和一线即接受PD-L1抑制剂治疗(95%CI:0.111~0.652,P=0.004)与患者较长PFS相关。接受免疫联合化疗较之接受免疫单药(95%CI:0.041~0.892,P=0.035)和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95%CI:0.035~0.575,P=0.006)的患者PFS更长。安全性方面,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35%,多为白细胞计数减低、恶心、呕吐和肝功能异常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为肺炎、甲状腺功能减低和皮疹等。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中,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13%,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2%;尚未发生死亡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以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对SCLC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式,其有效性较高、安全性可耐受。推荐尽早在一线采用免疫联合化疗方式治疗SCLC。初步分析发现在针对SCLC的多种组合治疗方式中,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劣于免疫联合化疗,而免疫联合化疗加抗血管治疗不优于免疫联合化疗。

儿童小克银汉毛霉病的临床特征分析: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儿童小克银汉毛霉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www.selleck.cn/products/lgk-974.html,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某院1例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临床诊断的小克银汉毛霉病患儿,经两性霉素B及卡泊芬净治疗有效;检索Pubmed、Embase、知网、万方数据库,纳入儿童小克银汉毛霉病病例,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 该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化疗后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病,采用m NGS对外周血DNA序列进行分析,通过与PMDB病原学数据库对比,鉴定出小克银汉霉属,序列数514,接受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治疗有效。纳入文献分析小克银汉毛霉病临床特征:22例患者中男性12例,中位年龄13.5(3~18)岁,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9/22)。大部分患者急很少性起病,快速进展,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呼吸症状哪里(14/20)及发热(16/20)。肺部CT表现以单侧病变多见,影像学表现多样,可出现肺结节/肿块、浸润改变、胸腔积液等。22例中确诊18例,临床诊断4例,最常见受累的器官为肺脏及皮肤;确诊手段仍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及真菌培养,分子诊断技术如PCR、mNGS等也渐显露头角。诊断后几乎所有病例都接受了抗真菌治疗(21/22),其中13例联合手术治疗,最终,22例患者中死亡9例,总体死亡率42%,症状/体征出现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9(4~54)天。抗真菌治疗联合手术者生存率(9/13,69%)高于单独抗真菌治疗者(3/8,37%)。结论 侵袭性真菌病是血液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但小克银汉毛霉感染少见,死亡率较高,当临床高度怀疑侵袭性真菌病时,应积极诊断,早期启动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

前列腺癌pT3亚型细分建议:精囊侵犯加前列腺腺外扩散比单独精囊侵犯的生化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率更高

<正>202SB431542说明书0年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21%,病死率为10%。术前血清PSA、预后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状态和组织学分级[格里森评分和国可能际泌尿外科病理学会(ISUP)分组]被列为最高级别(I类)证据。AJCC第8版TNM分期将前列腺癌pT3分为pT3a和pT3b,前者仅前JIB 04列腺腺外扩散(EPE),后者为精囊侵犯(SVI)伴或不伴EPE。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胃癌1例

1例Angiogenesis inhibitor抑制剂47岁女性患者以“右侧胸腔积液原因待查”收住院。既往无消化系统疾病YAP-TEAD Inhibitor 1花费史,予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进一步完善胸腔镜检查提示胸膜结节状突起,胸膜病理活检倾向腺癌转移。住院治疗16 d后行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理活检提示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明确诊断胃腺癌合分子量并胸膜转移。胃癌早期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者较少,这提示临床医师在诊治胸腔积液时需警惕胃癌可能。

阿帕替尼通过调节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途径对乳腺癌小鼠模型抑瘤率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通过调节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途径对乳腺癌小鼠模型抑瘤率及肿瘤细胞凋亡VX-770价格的影响。方法:于裸鼠右侧胸壁接种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阿帕替尼10 mg/(kg·d)]和高剂量组[阿帕替尼30 mg/(kg·d)],每组12只。1日1次灌胃给药,连续21 d,绘制三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并比较抑瘤率。于最后1次给药完成后脱颈处死小鼠,收集肿瘤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RK1/2途径相关蛋白[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帕替尼对MCF-7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处理后,MCF-7细胞的凋亡率、分布于G_0—G_1期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给予20μmol/L阿帕替尼细胞的凋亡率以及分布于G_0—G_1期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低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小鼠给药第6—21日,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最小。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第22日的平均瘤重分别为(0.343±0.089)和(0.658±0.145) 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63±0.231)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4.46%、34.07%,存在剂量ACP-196购买依赖性。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ERK1/2、p-ERK1/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小鼠ERK1/2、p-ERK1/2表达水平最低。结论:阿帕替尼可有效抑制乳腺细胞癌ERK1/2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殖,从而抑制乳腺癌小鼠瘤体的生长。

miR-133a-5p下调血清外泌体FN1的表达抑制胃贲门腺癌细胞增殖和黏附并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

目的:探究miR-133a-5p调控血清外泌体源性纤连蛋白1(fibronectin1,FN1)的表达对胃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细胞增殖、黏附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借助GEO数据库分析GCA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采用qPCR检测FN1在GCA组织、血清、血清外泌体和细胞中的表达。向GCA患者血清外泌体中转染FN1的过表达载体及其对照质粒,向HGC-27细胞中转染miR-133a-3p模拟物及其对照,将转染后的HGC-27细胞和外泌体共培养,再将此细胞与THP-1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和细胞黏附实验分别检测各组HGC-27细胞的增殖和黏附情况,WB法、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CD86、iNOS的水平以及对巨噬细胞分泌IL-6、IL-1β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FN1 mRNA和miR-133a-3p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GCA组织、血清、血清外泌体和细胞中的FN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FN1高表达的血清外泌体与GCA患者的TNM分期(P=0.0329)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127)。富含FN1的血清外泌体更多能够被GCA细胞内化,与点击此处过表达FN1的外泌体共培养能够提高HGC-27细胞的增殖和黏附能力,抑制THP-1细胞中IL-6、IL-1β、CD86和iNOS的表达,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均P<0.05)。miR-133a-3p在GCA组织和细胞中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可负调控FN1的表达,过表达miR-133a-3p能够通过降低GCA细胞增殖和黏附能力,促进IL-6、IL-1β、CD86和iNOS的表达,部分逆转FN1对GCA细胞恶性行为的促进作用(均P<0.05)。结论:miR-133a-3p可通过抑制血清外泌体分泌FN1对GCA细并且胞的恶性行为起抑制作用,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起促进作用。

TNFα-308和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和临床转归的关联

目的 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308(TNFα-308)和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和临床转归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东营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根治术治疗的78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腹腔感染分为感染组(n=10)和未感染组(n=68);随访3年,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57)和死亡组(n=21),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分析TNFα-308、TLR4基因RSL3 NMR多态性,并分析TNFα-308、TLR4基因多态性与腹腔感染和临床转归的关联性。结果 感染组TNFα-308 GG基因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308位点GG基因型(OR=1.401,95%CI:1.043~1.897)发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风险升高(P<0.05)。死亡组TNFαGSK-3 signaling pathway-308 GG基因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生存组,AA基因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生存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Fα-308位点GG基因型(OR=1.163,95%CI:1.025~1.109)发生死亡的风险升高,AA基因型(OR=1.057,95%CI:1.067~1.178)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P<0.05)。结论 TNFα-308 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能增加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和病死率,TLR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和临床转归无相关性。

肾脏血管平滑肌腺瘤样肿瘤1例报告

<正>肾脏血管平滑肌腺瘤样肿瘤(renal angiomyoadenomatous tumor,RAT),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肾细胞癌,最初由MICHAL等~([1])于2000年报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8月以及收治RAT病例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此网站性,49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囊肿5年”之主诉入院。患者5年前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右肾囊肿”,无腰痛、血尿等不适,未予重视。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食管癌高更多风险人群接受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将促进中国食管癌筛查的同质性和规范性,提高食管癌筛查的效果。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并且的委托与指导,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整合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和食管癌筛查的实际经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针对食管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技术、流程等给出了基于selleckchem证据的推荐,旨在保证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效果,为中国的食管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